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A1Pass的风清月朗居

追随技术的巅峰,突破欲望的枷锁!我,是技术与精神的享乐者!

 
 
 
 
 

日志

 
 

锂电池充电窍门  

2010-08-05 13:31:01|  分类: 网文九尾狐——随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题记:怎样给锂电池充电才可延长其寿命?


转载请注明:A1Pass   http://a1pass.blog.163.com/

      随着掌上移动设备的逐步普及,移动设备的电池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消耗品,这些电池在掏空你的腰包之时,还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笔者即将购买新手机之前,打算放出来一些小知识服务博友。

      首先,我们要知道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化学性质不同于镍氢电池,它的使用寿命是按“充电周期”计算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1、将电量全部用完,然后完全充满,我们称之为一个充电周期
      2、假如我们每次使用电量的25%(剩余75%),再将其完全充满,这样往复循环4次算作一个充电周期。
      3、假如我们锂电池的剩余电量为75%-95%,且每次使用25%-35%,然后在将其充电到75%-95%,则往复5-10次算作一个充电周期(具体视电池质量而定)。
      4、过渡充电(电量为100%时仍然继续充电)会对锂电池造成永久性容量损耗
      5、过度放电(电压低于2V-2.5V仍继续放电)会对锂电池造成永久性容量损耗
      6、低温下(通常指0-5摄氏度)充电会对锂电池造成永久性容量损耗

      如果你对以上特点不是很了解,请看下面笔者的解释:
特点一:
      所谓的“充电周期”也就是锂离子电池寿命的一种计量单位,一般的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周期都在500个左右,消耗完500个充电周期后其电池容量就会同比降低18%-25%,而对于这种充电周期的定义就是完全充放电一次算作一个充电周期。

特点二:
      这种充放电模式也被称之为“非完整完全放电”,指在电量为100%的情况下使用电池,但并没有将其完全用完,让后又充电至100%的操作。这种放电方式是完全按照简单的数学加减法来计算的,例如你每次这样充放电1%,那么如此往复100次算作消耗一个充电周期,如果你每次这样充放电50%,那么如此往复2次算作消耗一个充电周期。

特点三:
      这种充放电模式也被称之为“浅放电”,指在电量小于95%-97%的情况下使用电池,每次使用电量在5%-75%之间,然后又充电至95%-97%的操作。
      这种充放电方式可以有效延长电池寿命,通常这种浅放电动作发生5-10次才会消耗一个充电周期。换句话说,如果你每次充电85%,然后使用75%,最少如此往复5次才会消耗一个充电周期,也就是说你用一个充电周期使用了375%的电量,足足将电池寿命延长了3倍多。

特点四:
      过渡充电会导致可能引起内部锂金属镀敷,这种镀敷可能发展成内部短路通路,引起过热,使电池受热时不稳定,从而会加速永久性容量损失。

特点五:
      过度放电可能发生内部金属镀敷,这会引起短路,甚至使电池不可用或不安全。

特点六:
      在0℃以下充电促进金属在电池阳极上的镀敷,这可能造成内部短路,甚至使电池不稳定和不安全。



      鉴于目前锂离子电池技术规格的统一性,从以上特点中我们可以直接总结出以下充电窍门:
      1、禁止在环境温度为5摄氏度以下时进行充电。
      2、每次充电控制在3-4小时最佳,不可超过6小时。
      3、每次使用时尽量在自动关机前充电(一般在自动关机前会有电量不足的警告)

      如此使用,我们便可以保证我们的电池拥有超长的寿命了!

      另外,目前部分电子设备已经充分的考虑到了这点,其充电器与用电设备在电量设置上已经根据锂电池的特性作了相应的调整,详细情况各位读者还要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相关厂商。如果你的用电设备很幸运的是对此做出调整的,那么你就可以更加轻松的使用你的设备了(不过还要注意温度问题)。

      最后,希望本文对各位博友有用。
  评论这张
 
阅读(1354)| 评论(8)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